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镇人大 > 德党镇

德党镇人民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报告

本文来源:德党镇 |作者:党政办公室|时间:2018/7/26 10:38:43|点击数:

——2018年7月6日在德党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德党镇人民政府镇长   鲁贵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德党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脱贫攻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各位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下,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为指导,团结和依靠全镇各族人民,立足德党发展实际,积极把握新时代、全面适应新常态,勠力同心、主动作为,全镇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全镇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脱贫攻坚工作从精准识别、完善档案资料、因户施策帮扶、探索脱贫途径入手,精心安排,创新方法,主动作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局面。

一、全镇基本情况

全镇辖区国土面积362.61平方公里,耕地7.76万亩,林地24.68万亩,核桃14.35万亩,白花木瓜0.7万亩,茶叶2.49万亩,其他经济林果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全镇辖16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共134个自然村250个村民小组22680户62351人,其中乡村户数11979户,人口48123人。共有1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其中有忙海、大出水、明信坝、牛火塘4个深度贫困村,忙见田、忙岗、勐汞、松林、大坝、响水、明朗、大草坝、茂梧、岩岸山10个贫困村。2017年实现忙见田、忙岗、勐汞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现还有1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有建档立卡户789户2795人,其中:脱贫户416户1605人,有建档立卡未脱贫户373户1190人,2017年末全镇的贫困发生率为2.67%。

二、2017年扶贫开发成效

德党镇2017年全镇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和国务院、省、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系列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着力打好脱贫攻坚战,2017年全镇年度减贫成效显著,实现贫困人口261户1002人脱贫,实现三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同比下降1.94%。

一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顺利完成。2017年,县委政府下达德党镇脱贫目标380人。按照人均纯收入达到国家规定的现行标准3200元,2017年有261户1002人达到贫困退出标准。逐步完成了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子系统和云南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扶贫措施系统、发改系统、农危改系统全镇建档立卡信息的录入、更新和清洗工作。

二是贫困村退出计划完成情况。按照贫困村脱贫退出“村十项”的现行标准,2017年有忙岗村、勐汞村、忙见田村达到贫困村脱贫退出标准。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道路畅通工程、水利工程、危房改造、农村电力设施改造升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得到了明显改善,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提高,贫困发生率明显降低,忙岗村、勐汞村、忙见田村均完成全部脱贫退出工作程序,通过市、县两级的考核评估验收。

三是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把群众稳定持续增收作为第一着力点,通过采取“1+X”产业扶贫模式,盘好用活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坚持把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增收产业来抓,有效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增收,2017年脱贫的261户1002人贫困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均达6800元以上。

四是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成效显著。2016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991户,启动建设易地搬迁安置点3个,搬迁15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发放贷款522户2693万元;发放无偿补助资金983户2071.55万元。

2017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918户,发放无偿补助资金725户1092.582万元。

德党镇高度重视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及监管,脱贫攻坚项目资金全部实行封闭运行管理,采取重大支出由班子会讨论通过的办法。对项目碑(公示牌)、项目公示栏、村务公开栏、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及集体“三资”管理公开监督平台和公开栏对脱贫攻坚资金安排、项目建设、受益对象等情况全面公开,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完整、真实。目前尚未发现贪污、挤占、挪用、冒领扶贫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通过大量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及时兑付,贫困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基础设施明显改观,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三、2018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户脱贫退出6项、村脱贫出列10项的考核验收指标,统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产业稳固推进。全镇实现烤烟种植1.85万亩,核桃管护14.25万亩,茶叶管护2.43万亩;冷凉山区的洋芋、藠头、木瓜,半山区的核桃、中药材,以烤烟、三七、坚果等产业生长态势良好。全镇上半年以来,经济持续增长,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3680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02万元,同比增长9.53%;农村经济纯收入2631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88万元,同比增长9.5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48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3%。

根据省、市、县统一安排部署,围绕全县2018年达到脱贫摘帽和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县级下达我镇2018年脱贫攻坚任务目标为:实现311户1026人贫困人口脱贫退出;松林、大坝、明朗、大草坝、茂梧、响水、岩岸山、忙海、大出水、明信坝10个村脱贫出列,2019年实现牛火塘村脱贫出列。

(一)对照贫困户退出6项指标推进情况

一是稳定收入“两不愁”方面。通过摸排,全镇今年预脱贫出列的311户102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截至目前,年家庭人均纯收入已达标的有264户882人。 二是住房有保障方面。全镇未脱贫的373户中,279户的住房已保障且入住,32户的住房正在建设中,24户已做一户一方案,未动工38户。三是就学保障方面。全镇共有适龄儿童青少年5832人,其中共有建档立卡人口学生152人,已全部入学(其中:小学113人,初中39人)。有高中13人,中专9人,专科及以上教育5人,没有因贫困影响初中毕业后继续接受高中或职业院校教育,高中毕业后继续接受大学或职业院校教育。计划脱贫的311户1026人中,无适龄儿童青少年辍学。四是基本医疗有保障方面。全镇未脱贫的373户1190人已100%参加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100%。患长期慢性病88人和患有9类15种大病39人全部得到救治。五是社会养老有保障方面。全镇未脱贫的373户1190人中,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100%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六是资金项目扶持方面。全镇未脱贫的373户1190人中,均已享受住房、医疗、产业、教育帮扶和得到一个以上资金项目的帮扶。

(二)对照贫困村退出10项指标推进情况

一是农村安全饮水方面:计划脱贫退出10个村均已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未通自来水的自然村取水半径在1公里以内。二是卫生室建设方面:计划脱贫退出10个贫困村均已建成标准化卫生室并投入使用。三是公共活动场所方面:计划脱贫退出10个贫困村均已有活动场所,相关设备均已配齐。四是道路硬化到村方面:全镇11个行政村道路硬化为52.6公里,计划脱贫退出10个贫困村均已实现道路硬化且危险路段有防护措施,其中松林村为弹石路面已达标。五是通电方面:计划脱贫退出10个贫困村均已通10千伏以上动力电,生产生活用电得到保障。六是通广播电视方面:计划脱贫退出的10个村均已达到100%以上。七是通宽带网络方面:计划脱贫退出10个贫困村的村委会和卫生室、学校已通宽带网络,目前除忙海村大岩子自然村尚未实现4G网络覆盖,其他自然村均已实现4G网络全覆盖。八是适龄儿童有学上方面:计划脱贫退出10个贫困村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均达99%以上,均无因贫辍学。九是集体经济方面:目前有四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2万元以上(户乃村14.9万元),其余10个村正在结合资源优势,成立服务型、入股型、资源型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底前将实现全部村集体经济达2万元以上。十是贫困发生率方面:2017年末各村贫困发生率为:大出水村(10.03%)、明信坝村(9.25%)、忙海村(12.07%)、响水村(3.54%)、大坝村(1.69%)、松林村(0.71%)、茂梧村(2.66%)、大草坝村(2.20%)、岩岸山村(1.32%)、明朗村(0.48%)、牛火塘村(12.24%)。按照2018年的预脱贫人数计算,2018年底各村贫困发生率均可降至3%以下。

(三)脱贫攻坚相关工作同步推进

 一是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速推进“烤烟、泡核桃、畜牧、茶叶、生物及林下产业、粮蔬”等高原生态特色农业,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生产稳步提升,农特产品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种植烤烟1.7万亩,交售烟叶3.9万担,收入预计达5600万元;管护14.35万亩泡核桃,产量预计达3907吨,收入预计达9728万元;大牲畜存栏2.6万头,预计产值 2亿元;管护茶园2.52万亩,收入预计达5300万元。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9万亩,预计粮食总产3.38万吨;围绕打造“一村一品”的产业扶贫要求,以“1+X”产业扶贫、“五加”产业扶贫为重点,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坚持发展烟后作物,促进群众持续增收。

二是公共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交通建设全面推进。勐汞大花桥至大坝、松山水泥厂至木瓜寨、户乃至大草坝洞波、明信坝自然村等村组道路通畅工程基本完成,忙海至野猪沟、鸡茨坝、大坪子、大岩子,响水至新寨自然村等通畅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全镇18个村(社区)公路通达率达100%、村组道路硬化率达80%。新建大出水垃圾焚烧炉,德顺十组自然村活动场所,岩岸山、明信坝公厕2座;对小地方、大出水沟塘坝进行加固维修。全镇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完成水利工程126件。加强对沟塘坝新建维修,重点对明茂大沟、玉华大沟进行修复,忙海鸡茨坝河道堤防工程完工,对大坝小地方、大塘头等31个坝塘进行修复加固,加固修缮松林、大坝、大出水、大草坝提灌站。巩固提升人饮工程3件,解决826人2536头大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全镇人饮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民生项目力度加大。岩岸山完小扩建全面完成,大出水完小搬迁新建项目加快推进,明朗完小搬迁新建、牛火塘完小扩建、钻山洞完小扩建、列列箐村小扩建等一批教育项目实现开工建设。25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新建茂梧村、岩岸山村、牛火塘村3个天然林管护站。松林、大坝土地整治项目稳步推进基本结束。鸣凤山旅游厕所、钻山洞果蔬生态文化产业园旅游休闲配套设施、大出水村休闲水景区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全镇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三是加快农村危房改造。现有农村主房房屋总量12043户,其中:已实施农危改并达标7519户(四类重点对象1263户,非四类对象6256户);未实施农危改但房屋结构完整安全稳固,可以遮风避雨的有3533户;有土木结构、大砖房、简易房等危房存量991户,其中,有四类重点对象291户,非四类对象700户。2018年,全镇共启动危房改造517户,占县级下达全年目标任务620户的83.38%。其中:四类重点对象379户,非四类对象138户。未实施新建或加固改造的991户中,有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他四类重点对象223户,非四类对象700户。2018年共发放建房补助61户117.9592万元,全部为四类重点对象。

四是排查贫困对象基础数据。全镇于4月份启动贫困对象数据排查工作,已于6月30日完成。帮扶手册和明白卡均已填写完毕,发放至农户家中。重点开展贫困对象基础数据大排查工作、镇级路线图、村级施工图的规划工作和开展脱贫措施户户清行动全面推进相结合,全面做到贫困对象家底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投入产出清、帮扶责任清、脱贫时序清“六清”,形成镇、村、户“一盘棋、一本账”,做到脱贫措施户户清,对计划出列的贫困户精准帮扶,确保达到脱贫标准。下一步,将对贫困户档案、村级档案进行全面整理。

五是调整和补录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信息。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信息调整和补录工作拟新识别纳入9户29人、返贫0户0人、清退整户8户26人、清退贫困人口4人、补录整户1户2人、补录家庭成员54人、家庭成员自然增加26人、家庭成员自然减少65人。全镇已完成镇级审定工作,公示期内无举报,公示结束后已上报县级进行确定。

六是规划项目库、路线图、施工图。以户为单位找准致贫原因,统筹各类资源,对贫困户的产业、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进行全面规划,并对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进行规划,做到有专人负责,确保措施项目化、项目规范化、责任具体化,全面做实路线图和施工图,为精准施策、精准脱贫打好坚实基础。1.着力推进产业就业扶贫。规划投资共计5023.065万元。其中:种植业投资434.825万元;养殖业投资1759.47万元;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投资2823.73万元;转移就业投资5.04万元。2.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以消灭土基篱笆茅草房,全面改造C、D级危房为住房保障目标,规划整合资金1693.5万元,解决全镇993户C、D级危房改造目标,确保户户有安全稳固住房。3.全面推进教育扶贫工程。规划投资2426.63万元夯实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学前教育政策,新建明朗完小教学楼2831平方米、学生宿舍1768平方米、食堂979平方米、教师宿舍1153平方米、体育活动室986平方米、运动场地及附属设施建设。对钻山洞、岩岸山、响水、牛火塘完小进行扩建;建设大出水、牛火塘、忙海3个村幼儿园活动室及辅助用房720平方米,推进学前教育普及;进一步完善贫困户教育救助资助体系,杜绝因贫辍学或因学返贫现象的发生。4.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工程。投资24万元新建2个村级卫生室,确保全民享受优质医疗条件。落实医保政策,确保贫困户重大疾病得到集中救治,符合转诊转院的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90%以上。

七是认定和标识农村农户住房工作。对全镇所有农户房屋进行摸底排查,对照“有安全稳固住房,房屋遮风避雨,房屋结构体系整体基本安全”的识别标准,做好农户住房鉴定工作,并将鉴定结果以统一制式标注在住房显眼位置,对于无人居住的房屋已做出安全标识牌,标注在房屋显著位置,对未达标的农户住房,结合实际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对不愿意进行危房改造的农户反复协调并做实做细危房改造动员工作,同时进行5次以上的入户动员,并及时做好纸质材料备案,对户籍地住房为危房,但户籍地以外有安全稳固住房的农户,做好“两地”房屋的照片采集及纸质材料备案,并完成系统录入工作。

八是提升巩固村级集体经济。根据自身优势,创建“发展产业型”、“资源租赁型”、“入股参股型”、“实体经营型”、“服务创收型”、“政策支持型”等不同增收模式的综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巩固工程,对10个种烟村采取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在专业化烘烤、专业化预检分级上实现增收目标,确保10个种烟村年底集体经济实现2万元以上。对明信坝村、明朗村村级资源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产业优势成立合作社实现收入。同时组建村级施工队伍,挂靠有资质公司,将镇内可调控的项目交由村级施工队施工,确保年底实现村级集体收入达2万元以上,户乃村可达到14.9万元以上。

(四)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按照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咬定2018年脱贫出列的任务清单,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衔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为核心,全面规划实施16个村乡村振兴战略,从而推动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一是按照市、县两级的统一安排部署,以乡镇8项、建制村17项、自然村15项的具体目标为抓手,从自然村开始,认真摸清家底,列出“人的清单”、“资源清单”、“问题清单”、“项目清单”。二是以钻山洞村、岩岸山村为示范点,现已完成村庄前期规划工作,钻山洞村重点突出果蔬生态文化产业园,岩岸山村重点突出鸣凤山古茶树生态文化庄园,其它村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严格按照“一计划三方案两项制度”实施,以“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农村“七改三清”为重点。加大对县城、街道、公路沿线“两违”和农村环境卫生的集中整治,合力解决脏乱等问题。公厕、路灯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增绿增花增果增亮”工作有序推进;建立“谁受益、谁参与谁出资、谁出力”的环境整治机制。把“月清扫日”、保洁员制度和垃圾清运收费等纳入村民公约,形成了“家里家外整洁、寨内寨外保洁、田间地头清洁”的可持续运行模式。全面推行和落实“六长制度”,对“八乱”问题排查全面完成。加大圈舍改造入户动员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有序推进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充分发动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院内保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多措并举开展“移风易俗倡文明”活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勤俭办客建立一套完整的报备制度,成立村移风易俗理事会,建立并完善介入机制,大力推行简办婚丧嫁娶等活动。

四、2018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德党镇2018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呈现出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基础设施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全面铺开、民政帮扶切实到位的良好态势。同时,也清醒认识到,德党镇还存在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薄弱,扶贫资金投入仍显不足,扶贫产业规模不大、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及上级工作要求,举全镇之力,聚全镇之智,明确目标,强化责任,细化举措,补齐短板,全面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以不变的担当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围绕全县2018年达到脱贫摘帽标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实现德党镇贫困户311户1026人脱贫出列;松林村、大坝村、明朗村、大草坝村、茂梧村、响水村、岩岸山村、忙海村、大出水村、明信坝村1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并打牢各级各部门对德党镇脱贫攻坚工作检查考核验收的基础,为实现上述目标,下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工作程序再严格、各项指标再核查、政策宣传再加强。对所需要召开的会议、宣传的政策、归档的痕迹材料,确保全部按标准操作。对户6项、村10项、系统数据进行再核查比对核实,及时补齐更新调整。继续通过群众会议、公示公告、入户帮扶等形式加强政策宣传,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干部职工帮扶意识和贫困户脱贫意识,不断提高帮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扶真贫,真扶贫。 

(二)围绕“五个一批”深入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发展产业、健康帮扶、教育帮扶、培训就业、生态补偿等项目扶持,确保有措施,措施准,全覆盖,促脱贫。

(三)认真抓好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做好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工作和产业的培育工作,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帮扶计划和实施,以产业促进群众增收,乡村振兴,确保能致富,真脱贫。

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高位统筹、系统谋划脱贫攻坚,紧锣密鼓抓脱贫工作的时候,各位代表也责无旁贷,需要形成人人参与脱贫攻坚的大扶贫格局。一是为脱贫攻坚建言纳策。各位代表是真正的“一线”代表,你们对村情、社情了如指掌,对贫困家庭的现状了如指掌,对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了如指掌。凭借这一优势,希望各位代表同我们一道,及时采取措施,跟进监督,开展专题视察,抓好龙头示范,建立共赢机制,加强正面引导,发挥主体作用,重点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跟踪监督,提出具有建设性、指导性的意见建议,有效推动德党镇脱贫攻坚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二是为脱贫攻坚释疑解惑。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唯有最大程度地赢得群众的理解、认可和支持,才能按期完成使命。生活在群众身边的人大代表,往往都是群众最信任和依赖的人,你们的一言一行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影响着身边的群众。鉴于此,我们号召各位人大代表要站在讲政治、守纪律、顾大局、树形象的高度,多为脱贫攻坚增添正能量,不当事不关己的看客;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以及具体扶贫措施,与群众算好经济账、效益账,对有疑问的多作解释,对有意见的多作疏导,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理解支持,激发群众活力,为全镇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各位代表,德党镇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大决战”阶段,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依法接受镇人大主席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努力奋斗!

 

《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报告》注释:

 

1.什么是精准脱贫“五个一批”?

答:“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2.什么是危房改造“六个一批”建设方式?

答:“六个一批”即:易地搬迁新建、原址拆除重建、改造加固除危、保护修缮提升、进城定居、政府兜底。

3.什么是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

答:六个到村到户即结对帮扶干部到村到户,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安排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

4.精准脱贫到户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精准脱贫到户的具体措施有: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社会救助、培训就业、危房改造、专项扶贫、社会帮扶、生态补偿、中央定点扶贫。

5.贫困人口脱贫退出指标中“享受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帮扶”指的是什么?

答:享受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帮扶:指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人畜饮水、产业带动、教育帮扶、资产收益、就业培训、有序转移就业、金融扶持、生态扶持和低保兜底等一个以上资金项目帮扶。

6.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基本要求是“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7.什么是精准扶贫?

答: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