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妇联当好广大妇女的“娘家人”
本文来源:临沧日报 |作者:郭建军 李建光|时间:2020/9/29 9:09:23|点击数:
“在县妇联的关心帮助下,我们村妇女织布小团队发展壮大社员269人,缝制出的俐侎服饰主要在本地销售,每年桑沼哩节和春节,县内外游客都会在这里购买到他们心仪的服饰,给200家传统织布家庭带来上万元的经济收入。”69岁的彝族俐侎织布传承人李从妹,边教18岁学徒曹冬梅手脚怎么配合,织布才灵活自如,边对笔者说。永德县乌木龙乡黑衣部落8名妇女正齐心合力踏响织布机、手摇纺线车,穿针引线,缝制幸福美好明天。
永德县妇联通过提升乌木龙乡黑衣部落“彝族俐侎服饰制作”和永康镇忙石寨村“傣族构皮造纸传承”手工作坊,及时引导传承人将手工制作服饰和造纸工艺进行挖掘弘扬,成立合作社,向有关部门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金,让更多农村妇女学习,使手工制作从自给自足转化为艺术商品,让更多农村妇女实现家门口创业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走进永德县梅林苗圃种植合作社,只见40多位妇女在200多亩百香果基地里采果、浇水,昔日荒废的甘蔗林变成一年四季绿油油的百香果园。“我们相信李自美,40多家农户就跟着她一起种植百香果,一年下来收入远远超出种植甘蔗和其他农作物。”梅子寨妇女何勤芹乐开了花,手不停地修枝打叉。
永德甘蔗产业面临转型,送吐村上千亩原甘蔗基地该如何走向成为村妇联主席李自美的一大考题。经过网络咨询,结合本地气候资源优势,李自美决定带领周边妇女大胆试种百香果。她迅速赶往德宏、建水考察种植百香果栽培技术。注册合作社,由县妇联给予申请使用小额担保贷款15万元,自己带头种植50亩。合作社采取物资统一采购、统一科学管护、统一收购运转机制,鼓励其他妇女就近就便务工增加收入。
永德县妇联率先成立了广场妇联,制定《永德县文化广场全民健身活动公约》,引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组建1400支22023人巾帼志愿服务队,充实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以“全国巾帼农业示范基地”为载体,积极引导当地妇女群众发展种养殖业9020户,涌现出一批“洋芋老奶、传承大妈、养猪大嫂、魔芋少妇、坚咖鸡大姐、芒果小妹、手工技艺巧女子”等一批致富带头标兵,开辟永德妇女干事创业新天地。
以“依法治县”为主线,利用“三八”维权月、 “六一”儿童节等开展“两纲两规”“两法两办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持续加大“反家庭暴力投诉点、妇女儿童维权站”和12338妇女维权热线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营造妇女儿童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开展巾帼下基层活动,充分发挥女自然村长搭建干群连结桥梁纽带作用,带领巾帼志愿服务队、动员“小手牵大手”共同开展卧室净、院内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和院内物品摆放规范的“五净一规范”活动,形成农村环境有人抓、有人管、人人参与的农村新风貌。
评选出市级“美丽家园示范户”30户,“洁净家庭”95户,“学习型家庭”130户,“和睦之家”130户;“最美家庭”13户(国家级1户、省级2户),“千户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家庭”65户;被评为省市“三八”红旗集体6个、红旗手3名;优秀妇女工作者3名,国家税务总局永德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荣获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称号。
实施省级“两癌”救助17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人,非档困难妇女11人;发放救助资金3万元。开展“代理妈妈”活动7万人次、结对孤困留守儿童288人,累计发放关爱资金38万元。
发放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资金738户5411万元;扶持“两个十万元”小微企业40户120万元。农村妇女发展循环金120户597万元。累计投入脱贫攻坚经费50.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