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着实提升干部“七种能力”
本文来源:临沧先锋 |作者:罗永康 邢永孝|时间:2020/11/19 11:28:59|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永德县立足县情、着眼长远,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多举措提升干部“七种能力”。
恒定“第一议题”提升理论素养政治能力。县委常委会带头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各基层党组织及时跟进落实“第一议题”,依托各类活动每月至少开展1次学习, 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作为党委(党组)会、理论中心组学习、读书会、党支部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及其它党内重要会议的“第一议题”,做到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力求学懂弄通做实,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各基层党组织累计开展学习4600余场次。推行“以考促学”,以“共性+个性”结合明确考试内容,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政治理论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作为“共性题”,同时新增和完善扫黑除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党务知识、时事政治等为“个性题”。打通线上线下渠道,依托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信息化平台开展网络学习和在线测试,敦促党员干部自我加压、主动学习,组织开展各类测试10000余人次,开展俐侎人和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年轻干部专班培训300多人次,倒逼党员干部强读强记、常学常新。通过学习进一步强化政治建设、提升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政治能力。
选派“自然村长”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永德县创新机制选派“自然村长”一线攻坚,从机关选派1700多名干部到基层一线担任“自然村长”,让干部从机关“苗圃”移栽到基层“大田”。“自然村长”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的四同驻村,吃住在自然村农户家,着力解决高质量脱贫、跨越式发展的突出问题,不遗余力的把“党的光辉”照射到村村寨寨,把总书记的关怀送到家家户户,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党的“光和热”。“自然村长”在村头寨尾经风雨、见世面、展才干,扛重活、走山路、破难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熔炉里“高温淬火”,最终实现了高质量脱贫,并有序推进乡村振兴良好开局,群众工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决胜脱贫攻坚期间,县委共提拔任用干部336人次,其中:提拔脱贫攻坚一线干部198人次,占提拔任用干部总数的58.9%;晋升职级干部214人次,其中:选拔晋升脱贫攻坚一线职级干部155人次,占选拔晋升职级干部总数的73.4%。
蹲点“解剖麻雀”提升调查研究能力。常态化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县委印发处级干部挂钩联系乡镇、联系示范点建设、服务企业和重大项目、蹲点自然村等方案,每名县处级干部负责蹲点调研一个自然村,以“群众出题,干部答卷”为准则,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通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为切入点,在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道路建设、产业发展上开展调查研究,采取蹲点“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基层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和解决好问题,切实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忧问题了解好、解决好,同时尽可能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工作标准和工作成效,不断提升干部调查研究能力。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共收集梳理问题6398条,已整改6395条,形成调研报告450余份。
坚持“三问三还”提升科学决策能力。突出为民服务解难题,精准聚焦找差距,始终把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提升科学决策能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县启动10个点探索推进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还信于民的“三问三还”新机制,一方面引导村民全面参与商事、办事、评事,实现“村里事、村民议、村民建、村民管”,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同时,在“三问三还”机制的落实过程中,突出“问需于民、问题导向”,抓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征求意见各项工作,召开群众、老干部、民营企业家、青年干部等座谈会,多方听取征求意见,及时发现要害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详实依据,让科学决策落得了地并发挥最大效能。聚焦全县“六稳六保”、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风险化解、民生诉求、产业瓶颈等重点难点问题,全县通过内部挖潜、外部引进、寻求合作等方式逐步解决了基地建设、融资渠道、龙头企业等要害问题30多个,尽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及时化解风险矛盾,做好“六稳六保”各项工作。
推行“三人小组”提升抓落实能力。发挥党建领航作用,在“最后一公里”的行政村创新推行“三人小组”议事落实机制,即由乡镇包村的党委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组成村级“三人小组”,推进工作高效运转。“三人小组”主要负责村级重大任务、应急事项的商议统筹、部署落实,工作统分结合,确保上级各项工作意图能更直接、更有效地贯彻落实到最基层,有效破解大量干部下沉村级以后,在村级形成的“事情一大堆、人一大堆、问题还是一大堆”的内耗,解决了找不到“责任田”、工作“发令人”多、安排不统一、工作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切切实实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目前,全县组建村级“三人小组”118组354人,“三人小组”议事机制的推广落地,在基层党建、基层治理、问题排查、矛盾化解、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确保了上级决策“下得去”、群众想法“上得来”、矛盾问题“不上交”,广大党员干部抓落实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实行“专班包干”提升改革攻坚、应急处突能力。全县把党建引领各领域治理、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重大项目、企业解困、茶果蔬产业、扶贫产业园区等问题较多的重要工作划分成若干个“攻坚包”,细化为若干个现场,明确目标任务,分别匹配处级领导带队的“专班包干”,组建专班30多个,把干部推上“赛道”,“是骡子是马出来溜溜”,向着跨越发展目标,在落地落实中“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在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应对突发事件中确保“几战全胜”,在实践中强化政治担当,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风险,真正练就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改革攻坚、应急处突能力。
“七种能力”重在实践检验,永德县通过提供给党员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的平台,全面提升干部“七种能力”,为全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